English

主客体关系学

一门值得大力宣传介绍的新兴学科
2000-06-2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在人们的印象中,有重大理论创新的学术成果不是出在国家级科研院所,就是出在知名的高等院校;有重要建树的学科带头人不是博导,至少也应是博士。因此,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分别载文介绍河北保定市吴宗为“理论奇人”、称紧紧团结在他周围的数十位高校教师为“保定学派”时,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然而,这个名为“主客体关系学研究会”的民间学术团体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推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科研成果,相继在人民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推出“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的前三本——《主客体关系学纲要》、《经济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等著述时,人们已无法再怀疑。尤其值得提到的是,主客体关系学及其系列研究成果得到首都理论界及上海、武汉、天津、成都部分高校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本刊今日特摘发部分学者对主客体关系学及其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评论要点,以期有更多的人了解主客体关系学、参与主客体关系学研究,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民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近年来相继出版了由“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编委会集体撰写的《主客体关系学纲要》、《经济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等三部学术著作。翻开这三本书时,令人诧异的是:每本书的开头,都有十位当代一流的专家学者为之作序,这可以说是学术界所仅见。看了书中的内容提要,得知这是一套《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之中的3部。据作者介绍,这套丛书拟出31部。他们打算每部都邀请10位名人写序。如果作者的计划得以实现,一套丛书,竟有310篇序言,这不成了天下奇闻了吗?对此,人们难免有些疑惑,这样做,是否为了哗众取宠,而特意炒作?其实,专家们一般是不轻易为人作序的。正如当代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在他写的序言中所说:“我立了规矩,一般不给人写序,因为写序就要先看书,而看书是要花较多时间的”。那么,于老以及其他各位为什么在百忙之中,还要积极为这套丛书作序呢?主客体关系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大家知道,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哲学概念。长期以来,学术界多把主体与客体理解成主观与客观,属认识论范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段就有这样的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明确地指出应该从“主体方面”研究人。遗憾的是,这个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观点,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人们往往简单地把“主体性”等同于“主观性”,从而把人的动机、目的、需求等等,都划为主观唯心主义范畴,不去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放弃了从主体性方面研究人,实际上是放弃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领域。这个被放弃的领域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主客体关系”的领域。

对这个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的是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位教授,他叫吴宗。40多年前,当他还在某高校就读外语的时候,就热衷于哲学。后来跟许多同龄人相仿,历经坎坷。但他生性是个爱好思考的人,是个矢志追求真理的人,尽管工作岗位多变,但在学术上始终孜孜以求。真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人的头脑里,竟逐渐构筑起一座金碧辉煌的理论“宫殿”,其中陈列的“珍奇异宝”,真令人目不暇接。

最早发现这座“宫殿”的是原河北省委书记高扬同志。他在1985年7月8日的《人民日报》上载文介绍吴宗的学术成果。后又一而再地将吴宗写的书稿向中央领导推荐,称吴是“厚积薄发的学人”。《经济日报》副总编詹国枢同志1992年在保定与吴宗相遇,深感吴的学识非同一般,随后写了一篇题为《理论奇人》的文章,把吴创建的“主客体关系学”称为“吴氏理论”(见1993年8月11日的《经济日报》)。

河北大学张云海等几位教师,读了吴宗的《新美学论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智能学论纲》(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出版)、《利害学论纲》、《价值与经济》(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几部著作之后,被其体系之宏大、思想之深邃所吸引,从1997年11月开始,对主客体关系学展开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并很快扩展到在保定的近十所高校的六十余名教授、讲师以及科研人员,自发地组成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了一个“保定学派”。河北省及保定市的一批老领导,如郗光、韩立成、田福庭等同志得知此事后,给以热情的关怀和支持,为这个新兴的学派,筹集了不少经费,使其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1998年春,该丛书编委会的几位成员拜访哲学界的老前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温济泽先生,欲请他为即将付梓的《主客体关系学纲要》的书稿作序。温老读了书稿之后,不但答应要写一篇序言,同时还认为,“主客体关系学”涵盖范围如此之广、涉及学科如此之多,少数人恐难给以全面评述,应多一些人写序为好。没有想到,根据温先生的建议并经专家学者的相互推荐,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欣然为这套丛书写序。

1998年12月25日,几家单位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主客体关系学”学术研讨会。随着主客体关系学在文化层的影响逐步扩大,已有一些高校开始与保定学派进行学术交流。如今年5月西南财经大学王裕国校长发电报邀请吴宗教授到该校讲学。吴教授通过报告和座谈,对主客体关系学进行了系统的简略的讲解。参加者反应强烈,普遍认为起到了转变观念、开阔思路的作用,令人耳目一新。

说到这里,读者很可能急切地想了解,主客体关系学究竟涉及到哪些学科?有哪些新的发现?与传统理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对现实生活到底有什么指导意义和作用?当然,要全面彻底地回答这些问题,仅靠这样一篇文章是根本无法做到的,这里只能指出一些要点。

主客体关系学是一门以生命物质(生物)为研究对象的高综合性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生物学到整个人文科学,如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思维学、逻辑学、语言学、教育学、文艺学等众多学科。由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所以对上述学科中长期有争议的、数以百计的重大理论问题,都作出了全新的回答。

主客体关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保持逻辑与实际的一致性。主客体关系学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要使其具有科学性,首先就应对研究对象给以界定,即对其本质进行揭示。正因为如此,主客体关系学的论证方式就与众不同,它对每一个研究对象,都以“是什么”为基本命题提出。整个丛书就是由一部“纲要”加三十部“是什么”构成。每个“是什么”,都有一个副标题与正标题相对应。这个副标题,就是正标题的答案,也就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或者说是对其本质的揭示。在这个前提下,开始论证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论证其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使人能够按照人的需求改造它。例如:生物是什么——具有主体性的物质(主客矛盾、主客对应和积累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三条规律);

人类是什么——具有智能的生物(人性是物质、竞争、合作、意识四性的综合);社会是什么——多种生存单位的组合体(竞争、合作定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经济是什么——通过供给实现增值的活动(需求、效率、竞争合作三定律,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什么——对“一元四系”信息的处理(应该跳出认识论中唯物与唯心绝对对立的误区);教育是什么——智能的积累遗传(提出应将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旧教育模式,转化成为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的新教育模式。

由上面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这些论述与传统理论有很大的不同。保定学派是“新大陆”的第一批拓荒者,他们企盼有更多的探求者加入,共同挖掘和开采,共同建造这座宏伟的理论大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